網站介紹 兩棲類分類查詢 認識保育指標 相關網站 回首頁
相關影像 相關文章 台灣分布圖 聲音資料
盤古蟾蜍
盤古蟾蜍 李鵬翔
盤古蟾蜍 攝影者:李鵬翔
盤古蟾蜍 李鵬翔
盤古蟾蜍 攝影者:李鵬翔

更多影像

分類階層
Animalia 動物界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Amphibia 兩生綱
...Anura 無尾目
....Bufonidae 蟾蜍科
.....Bufo 蟾蜍屬
物種編號 380021
學名 Bufo bankorensis  (Barbour, 1908)
中文標準名 盤古蟾蜍
物種說明

學名其他資料
保育等級
物種概述
地理分佈
棲地
聲音特徵
相關文獻
二維條碼(QR code)

學名其他資料 中文俗名 台灣蟾蜍、癩蝦蟆
Common name Central Formosan toad
學名歷史 盤古蟾蜍最早是在1908年由美國學者Thomas Barbour(1884-1946) 所命名,命名的模式標本採集自台灣中部 Bankoro,因此其種名bankorensis 指的是地名。雖然盤古蟾蜍在1908年已經命名為新種,但之後有些學者認為牠們是廣泛分佈中國大陸的中華大蟾蜍Bufo b. gargarizans。而在1986年經日本學者松井正文仔細研究比對各種蟾蜍之後,發表學術文章確定牠們不同於中華大蟾蜍,是1908年已經命名的台灣特有種盤古蟾蜍。
保育等級 IUCN 紅皮書指標 LC
物種概述 盤古蟾蜍個體之間的體型差異很大,從6公分到11公分,雌蟾明顯地比雄蟾大很多。牠們身體背部的顏色及花紋也變化多端,體色有紅色、褐色或黑褐色;花紋則有些個體在體側有黑色縱紋,有些有黃色背中線,有些則素素淨淨、沒有任何斑紋。但不論如何多變,牠們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盤古蟾蜍的耳後腺和疣都能分泌毒液,但這完全是為了防禦,除非是受到很大的刺激,否則牠們不會分泌毒液。牠們分泌毒液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動物:「我有毒,以後不要再惹我了」。但蟾蜍去皮和內臟之後,肉是沒有毒的。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牠們在此求偶、產卵進行繁殖,雄蟾不會主動發出叫聲吸引雌蟾,而是一起聚集到水域,由雄蟾主動追求雌蟾。因此雄蟾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經常出現多隻雄蟾爭先恐後抱一隻雌蟾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雄蟾誤抱雄蟾的情況,此時被錯抱的雄蟾會發出「勾、勾、勾」的釋放叫聲。卵串呈長條形,卵粒黑色,位於雙排的長型卵串中,約80公分,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蝌蚪黑色有毒,常聚集成一大群。
地理分佈 盤古蟾蜍廣泛地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從龜山島、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牠們的蹤跡。
棲地 平常晚上喜歡守候在步道、空地、路燈等比較亮、蟲比較多的地方覓食,也喜歡棲息在住宅或農耕地附近捕食昆蟲,因此能減少農作物害蟲的數量,是農人的好幫手。在每年的九月到次年二月會遷移到溪流、水池等水域進行生殖活動,此時牠們的皮膚往往因為長久浸泡在水中的關係,感覺比較光滑。
聲音特徵 1.鳴叫時間間隔 3.19±1.81(秒)
2.鳴叫長度 2.2±1.54(秒)
3.主要頻率 77±26.6(Hz)
相關文獻  
典藏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二維條碼 盤古蟾蜍 QRCode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