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等級 |
IUCN 紅皮書指標
|
物種概述 |
是狹口蛙家族裡的巨無霸,體長平均7公分。皮膚厚,光滑,但有一些圓形顆粒。背部棕色,有一個深棕色大三角形斑,看起來很像一個花瓶。指(趾)端方形平切狀,膨大成吸盤,因此會爬樹,藏身於樹洞中也善於挖掘,利用足部挖洞,僅需數秒鐘即可將身體埋入土中。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是短促低沈的「磨-磨」,會在下雨濕度較高的時候鳴叫,但不常叫,而且人一靠近就不叫。牠們的食慾很好,一次可吃十幾隻麵包蟲,甚至還有人發現牠們吃蜜蜂。受刺激時,會鼓氣,甚至分泌白色毒液,因此天敵不多。蝌蚪期很短,不到三星期,成蛙壽命約6年。從以上觀察得知,牠在野外已經有生殖族群,雖然是新移民,但競爭力很強,和台灣其他蛙類的關係,值得長期觀察。 |
地理分佈 |
廣泛分佈於海南島、雲南、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度等熱帶地區。 |
棲地 |
平地及住家附近。 |
聲音特徵 |
1.鳴叫時間間隔 1.323±0.121(秒)
2.鳴叫長度 0.640±0.090(秒)
3.主要頻率 4931±25.7(Hz) |
相關文獻 |
台灣入侵及外來種圖鑑, 林業試驗所 2005;梁世雄2010計畫 |
典藏單位 |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二維條碼 |
|
備註 |
|